电话:021-66098889
华东师范大学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2号
春分至,燕鸟鸣,伴着一年中最美的春光,由我校语文教研组精心筹备的语文汇报展示课于三月举行。本着“以培促教,以研强校”的理念,经过教研组研讨、备课、磨课、试讲等环节,授课教师潜心研究教材、课标,学校多学科教师全程听课,积极评课,研讨氛围浓烈,共同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盛会。
陈宇老师讲授的说明文阅读课《大自然的语言》,依据课标,通过文本阅读,让学生厘清了“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物候学”等多种概念。同时,陈老师通过引入课外文本《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与《大自然的语言》进行标题比读,使学生快速掌握了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此外,陈老师精选了有关自然物候的视频,将视频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扎实地掌握知识内容。
杨春宇老师讲授的作文课《妙笔生花——语言的美感》,通过运用语句对比、扩句训练、调整句式、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让语句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方式。此外,杨老师还播放了情感微电影,引导学生用真心抒真情,用真诚的文字提升语言的美感。课堂的最后,杨春宇老师用自己动情的文字寄语全体同学,唤起了同学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孙涤青老师通过比较阅读精讲了文言文《卖油翁》,引领学生感受文言表达的生动简洁之美。在课堂中,孙涤青老师引入《归田录·自序》及欧阳修整理修改文章的标准,让学生了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在比较了《笔说》和《归田录》中卖油翁的故事在表达上的不同侧重,孙老师引领同学们探究欧阳修在塑造人物上的巧思匠心。《宋史》中对陈尧咨的记述以及古人“射以观德,德高于技”的思想也被孙老师引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王欣然老师教授的《万里写入胸怀间——跟着李白踏山河》,通过项目学习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唐诗及李白的研究兴趣。课堂中,王老师以李白《赠裴十四》为引,组织学生就课前手绘作品分享发言,同学们热情高昂地交流了各自对李白旅行足迹的见解。在李白不同的人生阶段,王老师分别选择了《峨眉山月歌》、《登金陵凤凰台》和《独坐敬亭山》作为研本,通过当地风景的直观呈现,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归纳梳理李白的人生轨迹,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诗学思维。
本次语文汇报展示课活动中的四位老师充分展示了各自深厚的教学功力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在评课活动中,各备课组围绕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教学评价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等方面,细致点评,热烈讨论,有效地推进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让我们一起期待四月份的汇报展示课呈现的新亮点!
审核:党政办
编辑:新闻组
策划:教导处